影像该怎么样与现实发生关联?虚构的故事要不要折射当下的时空?为什么用方言创作?角色的情感如何流向观众?我们怎么样才可以在对情感操控保持警惕的同时,把握住情感共鸣的时分?
影像提供了新的语言,将每个人的经验、记忆和情感引入公共讨论的场域,它证实了个体的感受并非是单薄、狭窄、浮游的碎屑,在渴望看见与被看见的引力之中,影像故事的粒子纠缠,为我们筑起一个情感的公共空间。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首部短片《橘子皮的温度》参加柏林国际电影节后,她一直以女性内心隐秘的感受为主题制作电影。长片《鸡蛋和石头》获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金老虎奖;《笨鸟》获柏林影展新生代单元特別提及奖;《石门》于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在多个影展获奖。
复审观看的过程中,我产生了一个体会:对于年轻创作者的影像作品,不能仅以好或不好为标准去看待,更重要的是找到不同的方法,理解他们和他们的作品。
有趣的是,这次很多作品都有关于女性搬家或是她们进入一个陌生的新空间的内容,比如《曼婷》。空间与人物关系的互动,在片刻间形成一条涌动的河流,展现两个人是怎么慢慢靠近又分开,充满况味。作品中“搬家”的共性,也许象征着如今很多女性已经出走,但还没有完全属于自身个人的房子,没有属于自身个人情感的私人空间的状态。
出生于湖北,现居上海,作品包括移动影像、雕塑、现成品和装置,他常将长时段历史和生态弧线结合进行想象,追踪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和经济转型。作品曾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等展出并永久收藏。代表作品《比特币矿和少数民族田野录音》等。
今年复审,我的关注点之一是影像所体现的媒介意识。尤其是在当下的媒介环境中,我们的生活被社会化媒体和短视频浸泡,大家似乎逆反式地回到比较安全的人本主义。
另一个观感是,许多创作者把“共情”或某种情绪作为一个主要的工作点。“共情”在当下是很值得思考的概念,尤其在作品与观众的距离设置上,布莱希特可能会认为,这不就是资本主义试图在商品与消费者之间达成的关系?而后现代舞蹈家们,例如Rainer,对此甚至更严苛,不允许舞者与观众有任何眼神接触,并避免任何会引发情感投射的动作,以免引诱观众,诱发任何预期的情感共鸣。
电影制片人,复旦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学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创作硕士,其担任制片人的影视作品包括:温仕培《负负得正》(2024)、韩帅《绿夜》(2023)、温仕培《热带往事》(2021)、谢沛如《大饿》(2019)、马楠《活着唱着》(2019)、马楠《老石》(2016)。
今年数次被问及短片与长片的区别,在我看来,相较于常常受到叙事结构、制作的工业化流程等诸多因素所约束的长片来说,或许短片提供了一种更为自由的可能。它可以完整,也可以只捕捉几个瞬间。
评选过程中,我所看重的是一种直觉上的“好看”与独特,我想选择那些可以用视听手段凝结出一段时空,带我进入这样一个世界并能有所感受,记住某些片刻的作品。至于文本、表演、技术的成熟与否、影像风格和各个不同层面的设计,我的标准是短板确实不可以太短,但比起四平八稳的优秀毕业作业,或许长处足够长才更容易被记住。
1991年出生于安徽宿州,2018年开始电影剪辑工作,剪辑代表作品《妈妈和七天的时间》《西渡》《这一个女人》等。2021年编剧、导演首部长片电影《最后的告别》获第15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2023年编剧、导演《夜间声响》获HAF“爱美”奖, 并入选2024“迈进戛纳”计划。
周嘉宁,作家,英语文学翻译。出版有小说集《基本美》《浪的景观》,长篇小说《密林中》《荒芜城》等。翻译并出版J.M.库切,艾丽斯·门罗,弗兰纳里·奥康纳,乔伊斯·卡罗尔·欧茨,雷蒙德·钱德勒,珍妮特·温特森等人著作。
复审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反复问自己的问题是,我的标准是怎么样产生的?而我又站在谁的立场上?但其实在此过程中,标准在不断发生明显的变化,随着种种变化的产生,我有时更理解创作者,有时更共情观看者,有时游离到两者的反面,用后一个标准去推翻前一个标准。
但后来,我认识到,每一次标准发生动摇的时刻,正是镜头振动我的时刻。这种振动足以让我对一些自以为坚固的坚持感到犹豫。这其中有美学的,有叙事的,有关于核心的思考,技术的钻研,情绪的控制,是诸多元素的集合体,既是即时的,也是持续的。我在这次的复审过程中感受到很多次的动摇,是与创作者之间相当愉快的能量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