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1984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老王》,入选了中学语文课本。其中一段文字这样写道:“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 有不少学生对这段话不理解,提出疑问:文中的“我”要老王送冰干什么?家里不是有冰箱吗?可以把水放在冰箱里冻成冰呀。学生们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呢? 我们现在通常说的“冰箱”一般是指“电冰箱”。但其实早在电冰箱产生之前,我国就已有了“冰箱”。《现代汉语词典》1960年试印本和1965年试用本均收录了“冰箱”一词,只有一个义项,指“冷藏食物或药品用的器具,里面放大块的冰,保持低温,防止腐坏”。由此可见,以前的“冰箱”就是一个放置冰块的特制的箱子,利用冰块融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来降低温度,以冷藏、保鲜食品或药品。所放置的冰块从冬季冰封的河面上采来,放到冰窖里密封贮存,到夏季再取出使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的冷藏设备能利用电能来制冷。我们为新事物命名时,在原有名词“冰箱”前加上一个“电”字作为修饰语,称为“电冰箱”。这也符合一般的命名规律。现代社会出现了一批利用电能的新事物,大多是在原有名称前加“电”字来表示。例如,灯→电灯、梯→电梯、铃→电铃、风扇→电风扇、炉子→电炉子,等等。 也许有人会问,“电冰箱”像个柜子,是前面开门的,为啥不叫“电冰柜”?其实,现在有“电冰柜”这个词,而且和“电冰箱”所指的都是冷藏设备。它们之间的不同主要在于制冷温度。电冰柜的制冷温度在0℃以下,只用于冷冻;电冰箱的制冷温度分0℃以上和0℃以下,可用于冷藏和冷冻。当然,它们的外形也不一样,电冰柜是长方体,躺着放,门在上面,形状像箱子;电冰箱也是长方体,立着放,门在前面,形状像柜子。为什么名称与形状正好相反?这是因为“电冰箱”比“电冰柜”出现得早,人们已经把柜形的冷藏设备定名为“电冰箱”,所以,当箱形的冷藏设备出现时,只好定名为“电冰柜”了。 由于“电冰箱”的命名只提取了原事物“冰箱”冷藏的功用义,其中“冰箱”的意义就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字面义“里面放置冰块的箱子”淡化,甚至完全消失。对语素义“冰”和“箱”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冰”能够理解为“冷藏、冷冻”,因为“冰”本身就有“使凉”的语义基础,如“把汽水冰上”;“箱”能够理解为“某种设备”,已经不是“箱”的本义了。这样从字面上,“电冰箱”就能够理解为利用电能冷藏、冷冻食品或药品的设备。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冰箱”越来越普及,“电冰箱”一词的使用频率也慢慢变得高,因此常被简称为“冰箱”,这也符合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发展的新趋势。尽管“电冰箱”简称为“冰箱”的用法早已出现,但《现代汉语词典》试印本、试用本、第1版(1978年)、第2版(1983年)并没有给予反映,直到这种用法成熟稳定了,1996年的第3版才释出电冰箱“简称冰箱”。这样一来,“冰箱”就有两个意义:①冷藏食物或药品用的器具,里面放冰块,保持低温。②电冰箱的简称。 现在,原始冰箱这种老物件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在现今百姓生活中已不会再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和第7版对“冰箱”的释义又做了修改:冷藏食物或药品用的器具,现指电冰箱。 回头来看,学生们不理解“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的描述,不仅有字面上的不理解,还有事理上的不理解,因为缺少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是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是集中反映时代变化的重要窗口,是记录时代生活的重要符号系统。语言不会遗漏时代前进的每一个脚步,“读懂时代,从读懂语言开始”。同时,语言也在与时代的紧密互动碰撞中,不断丰富着语言系统本身,以适应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交际需要。 一个时代造就一个时代的语言。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就曾特别指出,“语言的时代性,对于古代汉语的研究是很重要的。某一个字,在上古时代是这个意义,到中古可能不是这个意义了。因此,用中古的意义去读上古的书,是错误的;用上古的意义去读中古的书,同样也是错误的。”语言与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紧密关联,反映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时代发展轨迹,承载着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事物、新观念层出不穷,人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精细,这就对语言提出了新的需求,其中变化最快、最活跃的当属词汇。随着新词新义不断出现,一些旧词旧义则仅存于特定时代的人的话语系统中,在现代社会被淡化,甚至消失,这样一来,在阅读文学作品或语言表达时就可能会产生跨时代的代沟或误解。上文提到的“冰箱”就是如此,由于时代的发展,“冰箱”产生了新义,而用新义去理解旧义,就会产生困惑甚至误解。因此,语文词典也能适当地增加对文化知识的介绍,提供更多知识服务。这样不仅丰富了语文词典的内容,帮助读者理解字词的意义,而且也能看出社会生活变化对词义演变的影响,通过语言认识时代、服务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