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的广岛大爆炸,可谓上演了一场绝境大逃亡,惊心动魄的45秒,决定了美国B29全体机组人的生死。B29要想逃出逃出升天,就必须逃出的爆炸半径,今天我们就从的爆炸半径、安全范围、B29的飞行速度、数学等方面,一起来回顾1945年B29飞机45秒惊心动魄的大逃亡。
爆炸的主要的五种杀伤危害是: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对于当时投放的飞机而言,最大的威胁是冲击波。而冲击波的杀伤随着距离减弱,只要离得足够远,这个冲击波就没有鸟用了,因此只要飞机飞得足够远,飞机就安全了。
1945年计划在广岛投放的叫“小男孩”,它爆炸相当于2万吨的的当量,威力巨大。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大家都无经验,因此但是大家都比较谨慎。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参加投放的机组人的安全,参加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们要求投放的B29飞机必须远离核爆炸中心半径12.8公里。同时,为了最大地发挥的威力,要求在距离地面600米的高度爆炸。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在广岛投放的飞机B29,在投弹的时的距地面高度是9.6公里,B29飞机就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达安全距离12.8公里。后来,科学家门的解决方案就是在爆炸前将飞机的水平距离拉大9公里,进而达到安全距离。你可能会说,飞机直接爬升到12.8公里,不就完事了,为何还要飞9公里,这不是舍近求远吗?有两个因素不允许这样做,一是飞机向上爬升难度大,速度慢,时不待我;二是B29的最大飞行高度是10.241公里,根本无法抵达安全距离12.8公里。
B29的最大飞行速度是574公里/时,最大巡航速度350公里/时,经过严密的计算得出的最佳逃生方案就是B29在投弹后,继续向前飞行,而B29立即转155度角飞行,这个方面能够保证笨重的B29能够尽快转向,同时核爆炸时,核爆炸点在飞机的尾部。
1945年8月6日,9点14分17秒,一架装载着的B-29(44-86292)上的视准仪对准了广岛一座桥的正中时,自动投弹装置被启动了。60秒钟后,从打开的舱门落入空中。这时飞机作了一个155度的转弯,俯冲下来;一瞬间,飞行高度下降了300多米,在飞出的一瞬间,十万火急,B29立即开足马力,拼命地向水平方向飞行。45秒钟后,在离地600米空中爆炸(具体地点为日本广岛相生桥以西100米的岛病院上空600米处),立即发出令人眼花目眩的强烈的白色闪光,广岛市中心上空随即发生震耳欲聋的大爆炸。而此时的B29在距离9公附近,遭到了巨大的冲击波撞击,飞行员紧握操作杆保持飞机平衡,按当时飞行员的话说:“感觉有一个巨人用电线杆狠狠地抽打了飞机”。
惊心动魄的45秒,在科学家和机组人员的努力下,终于使B29得以逃出生天。下午2时58分,飞机顺利返回,机组人员受到热烈欢迎,并均被授予勋章。2014年7月28日,当年执行“广岛投弹任务”广岛投弹任务的轰炸机机组人员中西奥多·范柯克,在美国佐治亚州的养老院中逝世,享年93岁。至此,执行“广岛投弹任务”广岛投弹任务的12名轰炸机机组人员全部离世。特别需要提一嘴,他们从来就没因为在日本投放而后悔。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