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又称赛迪研究院)发布了《2021年上半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我国家电市场加速回暖,零售额达4293亿元,同比增长16.3%;家电消费进一步向线上迁移,电商渠道对家电零售的贡献率达53.65%;家电产品均价普遍提升,高端家电销售热度不减,有效促进了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在各种利好因素刺激下,中国家电市场快速回暖,基本恢复至新冠肺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水平。
2021年上半年,我国家电市场继续快速回暖,市场规模同比增速由负转正。《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为4293亿元,同比大幅度增长16.3%,体现出中国家电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家电产业的能量。
其中,彩电581亿元,同比增长15.8%;空调981亿元,同比增长6.5%;冰箱572亿元,同比增长20.4%;洗衣机386亿元,同比增长23.3%;厨电725亿元,同比增长27.6%;生活家电1048亿元,增长15.0%。除彩电和空调市场规模略低于2019年之外,大部分家电品类超过了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平。
2021年上半年中国家电市场的强劲表现说明,我国地域广、市场大、消费层级丰富、购买实力强等特点,为家电市场持续发展提供了土壤。“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主基调下,扩大内需成为促进内循环的重要方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举措,“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被写入《2021政府工作报告》。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以旧换新、汰旧换新、家电下乡、节能惠民等活动层出不穷,牵引家电市场持续增长。
2021年上半年,除个别产品外,家电产品均价普遍上涨。大家电中,彩电价格涨幅最大,同比增幅接近35%;洗衣机价格增幅最小,同比上升约8.8%。家电产品涨价的根本原因,一种原因是全世界疫情导致重要原材料价格上升,芯片等核心部件紧缺;另一方面也是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带来“幸福的烦恼”,消费者追逐更高品质生活,愿意为质高价优的产品买单,而企业也更倾向于主推利润丰厚的高端产品,多重因素带动了产品均价提升。
随着90后、Z世代逐渐加入家电消费大军,2021年上半年,我国家电市场从功能性消费快速向品质性消费升级。《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我国8K电视零售量同比增长超过500%;万元以上高端冰箱零售额同比增长超过50%;洗衣机市场主流消费呈高端化、品质化和套系化特征;厨电从功能型走向“颜值型”,与厨房整体装修融于一体的嵌入式厨电大受欢迎。
在产品结构高级化,产品功能高端化的同时,健康和智能成为家电市场的高频词,适应新应用场景的新产品满足了多元化需求。《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个人护理类和美容健康类生活家电保持快速地增长,线上个护类产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8%,其中电动牙刷、美容仪、电吹风、电动剃须刀、按摩器的零售额分别增长了21%、30%、36.9%、23.3%%、25.9%。满足母婴用品洗涤特殊需求的迷你母婴洗衣机、适合美妆产品存储的美妆冰箱、利用超声波等技术清洗蔬菜水果的果蔬净食机、带有温度调节功能的智能宠物窝等产品持续热销。
新冠肺炎疫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也对线上线下家电销售比例产生了深远影响,家电消费向线上转移的趋势已经难以逆转。2021年上半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3.7%,比上年同期的25.2%少了1.5个百分点,但家电市场的网购渗透率继续攀升。
《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我国家电线%,增速超过全国网购中等水准。在上半年4293亿元零售额中,线亿元,家电网购渗透率比上年提升了1.8个百分点。在线上渠道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同时,线年同期水平。
《报告》指出,2021年上半年,各电商巨头均以下沉市场为主战场进行业务布局,下沉市场的用户增长成为新用户增长的重要来源。以京东为例,一季度下沉市场贡献的新用户占比首次超过80%。随着电子商务平台向线下市场下沉、家电品牌企业对线下市场投入增加,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全渠道销售模式日渐成熟,对线下家电市场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
《报告》认为,2021年下半年,家电市场将维持稳中有升、稳中提质的总基调。从市场规模看,全年恢复到2019年水平没有太大悬念。原材料短缺问题会在下半年有所减缓,企业将拥有更大的空间进行价格调整。装修市场逐渐恢复,下半年家电市场零售量的增幅要好于上半年。
从产品品类看,2021年下半年,彩电和空调因需求减少将承压;冰洗、厨卫电器将稳定增长;生活家电、厨房小家电短期内保持收缩状态,清洁电器、个护电器、家庭医疗电器、宠物电器等处于增长风口。
从家电渠道看,线上线下协同的渠道模式将进一步影响家电市场。2021年下半年,随着线上渠道在更多城市、乡镇布设线下网点,并逐步推动线下家电品质消费,家电市场将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全渠道运转模式。
从城乡销售情况看,下沉市场是未来几年家电市场的主力渠道,乡村家电消费的增幅依然会超过城镇家电消费。(赛迪)
3月7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上空,一群雨燕飞过蓝天,衔来春意渐浓的讯息。王路还提到,要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形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布局等。她建议,逐步提升我国多层次长期资金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为科技型公司可以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推进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万泉代表表示,近年来,我们国家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科学技术创新对产业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过去一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科技和装备支撑稳步增强,农业绿色发展步伐加快。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如何持续推动农业高水平发展?本刊特邀请代表委员畅谈观察和思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1.3亿人,占全国老年人口的46.4%,占全国农村人口的26.5%。农村养老是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
王德保透露,中心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河套合作区的区位优势,协同香港、面向全球,在河套合作区建设大湾区国创中心国际总部。
“主轴承的服役寿命与可靠性受到材料、设计、制造技术等多种关键因素制约,研制难度随尺寸增加而倍增。
为加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2023年,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指导意见》。
文生视频、智能家居、智慧工厂……近年来,AI发展速度之快、应用场景范围之广备受瞩目。
月表可开采资源均赋存于月壤/月岩地层中,月球采矿是典型的多资源共采问题。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围绕科技如何支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怎样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等线
今年2月底,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郑仕标教授团队提出的“玻色编码纠错延长量子比特寿命”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在辛锋看来,中央企业在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方面,拥有多方面独特优势。为深度融入国家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充分的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及其重要的作用,不相同的领域中央企业持续探索,积淀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李国英介绍,2023年我国共计实施41014个水利工程项目,分为防洪工程、供水工程、灌溉工程、水生态保护和治理工程4类。张玉卓用三个字概括了中央企业今年高水平发展的路径:“高”,即高水平的协同;“质”,即质的有效提升;“量”,即量的合理增长。
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手术机器人、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近年来,数字医疗技术在疾病诊断、临床治疗和患者康复等领域不断开疆拓土,让健康服务更加优质可及。通过照片诊断眼部疾病、利用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心脏……各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正慢慢的变成为辅助医生诊断疾病的帮手。
贾少谦认为:“制造业减少碳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主战场,当下迫切地需要培育壮大绿色创新主体,激发绿色转型活力。范飞建议,可根据区域绿色技术发展优势和应用需求,完善绿色技术交易机制,同时布局建设若干绿色技术交易平台,推动绿色技术成果转化。
“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是我国“双碳”战略实施的一项基础性、前置性的制度变革,不仅彻底打破了“能耗双控”对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和能源化工产业的约束,且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双碳”战略,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在全世界内形成零碳经济竞争新优势。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为逐步提升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明确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