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战役所需的重要资源简直都是靠掠夺来保持的,尤其是石油。没有石油,坦克轿车开不动,再先进的军舰飞机也仅仅铺排。
日本发起太平洋战役的一个重要诱因,就想是攫取东南亚的石油、橡胶等战略资源。可战役规划的急剧扩展,又加大了对物资的需求,迫使日本想要攫取更多的资源,这就形成了一个令日本抓狂的死循环。
日本的终究战胜跟油荒有不小的联系,不光汽油、柴油等燃料油不行用,连从松树、大豆里提取的残次生物油都非常严重。1944年“大和”号战列舰便是带着单程油料上战场的,即便不被美军击沉,其实也开不回来了。
但是,日本原本是有时机处理油荒问题的,当然不是靠日本自己,而是技能更先进的纳粹德国。尽管相隔万里,但日本与德国之间仍是有许多技能沟通的,这中心还包含煤化油技能。
德国也是贫油国家,却赋有煤炭,又是化工强国,因而在煤化油技能上走在了全世界的最前端。煤化油技能便是把固体煤炭变成液态燃料油,可彻底替代石油,仅有的缺陷是本钱过高,和平时期肯定没经济价值,战役时期却是价值连城。
二战前,日德就有这方面的沟通,但其时的技能不行完善,1938年德国的煤化油产值现已40万吨,日本却仅有3万吨。跟着世界大战全方面迸发,德国进一步加大对这项技能的投入,年产值在1944年到达400万吨。
而日本在太平洋战役期间,均匀每年耗费的燃料在500万吨左右。也便是说,假如日本的煤化油出产能力到达德国水平,根本上就不缺油料了。
惋惜啊,如此大好的局势竟然被日本人自己搞砸了。由于日本水兵不愿意被日本陆军独占这项技能,坚持不愿转让相关的出产的根本工艺,硬是让陆军无法出产煤化油。
日本水兵曾经也搞过煤化油技能但不太成功,当日本陆军从德国得到最先进的煤化油技能后,有必要用到大直径耐高压反应釜,才干完结出产线建造,而大直径耐高压反应釜只需水兵工厂能出产,所以,只需日本水兵不合作,日本陆军只能干瞪眼。
直到日本屈服前,日本陆军的煤化油工厂也没有建立起来,天然不可能像纳粹德国相同年产400万吨煤化油。整个战役期间,日本从东南亚抢回本乡的石油其实也就520万吨,假如能在本乡出产,那还抢个什么劲呢。
敌人的愚笨便是咱们的走运,只需敌人内部不是铁板一块,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咱们的成功便是迟早的事儿。回来搜狐,检查更加多